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中國西藏網訊 2015年5月,四川查理寺第四世安曲活佛經政府批準從印度回國定居,結束了半個多世紀的海外漂泊,終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和信教群眾中。
回國近兩年來,仁波切在國內良好的醫療保障下不僅治好了腿部病痛,還回到信眾中講經說法,順利操辦了灌頂大法會等。更值一提的是,在海外心系家鄉山水的安曲活佛,一直倡導環保,回國后終于可以親自帶領信眾從事植樹造林、清潔垃圾等公益事業,可謂身心法喜充滿。
2017年3月,安曲活佛在成都接受了《中國西藏》雜志、中國西藏網的專訪,講述自己歸鄉前后的體悟。
△安曲活佛正在接受《中國西藏》雜志、中國西藏網專訪。(攝影:陳衛國)
牽掛家國56載:目睹翻天覆地發展變化
1957年,年輕的安曲活佛離開生活了13年的家鄉遠赴拉薩,途徑成都時曾停留了兩個月,第一次來到內地的活佛感覺“整個中國包括內地和藏區都是相對貧窮和落后的”,兩年后仁波切開始漂泊海外。1978年中央歡迎境外藏胞回國探訪后,安曲活佛于1983年首次回到國內,這次回來活佛認為“中國的發展已經打下了一定基礎,正處于蓄勢待發的階段”,1987年活佛受十世班禪大師邀請再次回國,在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任教近一年,這次他對祖國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觀察:“這期間我走訪了北京、成都和藏區一些地方,發現我們國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到2012年回國時,活佛由衷感嘆到:“從內地到我的家鄉、查理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也發現“我在北京教過的僧眾學員們都回到了自己的信教群眾中去,對弘揚佛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漂泊海外,安曲活佛卻心系家國,關心著祖國和家鄉的發展變化。回到信教群眾中去,回到養育自己的一方水土中去……活佛的愿望在2015年終得實現,他的回鄉申請獲批,漂泊56年后得以回到故土定居。
△回到家鄉的安曲活佛身心愉悅。(圖片由查理寺管會提供)
回到信教群眾中:教導信眾愛國守法、利他感恩
兩年前安曲活佛在尼泊爾摔傷,后在四川省統戰部門的關心下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治愈。“我現在早上起來做功課,可以磕100個頭,下午兩點以后還要會客。整個身心都很愉快。因為年紀的關系骨骼的恢復相對慢一些,但身體也沒有其它方面疾病,所以總的來說恢復情況越來越好”,他表示國內的醫療條件很好,自己的治療過程非常順利,“對徹底康復充滿信心!”
身體條件允許,活佛首要考慮的是滿足群眾的宗教需求,安曲活佛不止一次對記者說到:“回國定居后,服務信教群眾是我最主要的職責。”安曲活佛在六、七歲的時候,每年都會在紅原縣的安曲鄉待上一個月,“那個地方風景非常優美”。2016年,在水草肥美的8月份,仁波切應信眾的請求在安曲鄉舉辦了“十一面觀音菩薩灌頂及白度母如意輪長壽灌頂”法會,9月至10月又在查理寺舉行了傳戒法會,向150名出家信眾傳授了比丘戒。安曲活佛表示:“佛事活動得到了阿壩州和紅原縣的大力支持,這些活動讓信教群眾的宗教信仰需求得到滿足,充分表明我們國家的宗教信仰自由。”
安曲活佛認為,佛教信仰首要的就是不危害他人,“利他”這樣的精神是非常根本的,這是他自己在漫長的佛法修學和人生經歷后的切身體悟。“所以我在佛事活動中總是對信眾強調要熱愛祖國、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等這些理念,這對于正面引導道德民風、促進社會和諧有很大的好處。”
夏天到阿壩州紅原縣、阿壩縣、若爾蓋縣游玩的人很多,但游客經常遇到一些高原反應的癥狀,車輛也偶爾出現一些拋錨之類的故障。安曲活佛對信教群眾說,當游客出現這些困難時,一定要無償給予他們以幫助,以展現純樸的民風,這樣以后會有更多的人來到這邊旅游。“值得欣喜的是在我的號召發出后,開始有很多村民自發的組織志愿隊伍幫助游客解決路途上的困難。”
△安曲活佛在法會上誦經。(圖片來自“阿壩菩提道場”微信公眾號)
記者在走訪阿壩州時,來自基層的信教群眾對安曲活佛回國表示高興和擁護,他們對仁波切教導的愛國愛教、遵紀守法、誠實勞動等理念也由衷認同。在查理寺所在地查理鄉,有被網友評為“人神共居世外桃源”的神座旅游村,經營家庭旅館3年的老村長贊木尕告訴記者:“安曲活佛回國后到我們這里來過,他告訴我們佛教講因果,國家已經為我們創造了這么好的醫療、教育、致富條件,大家要懂得感恩惜福,只要愛國守法、誠實勞動就一定能過上好的生活。去年我每晚最多接待過近70個客人,旅游年收入6萬多元。”
談到今后的弘法事業,安曲活佛說:“現在自己覺得責任比較大的就是查理寺大經堂和僧舍的維修重建工作。現在大經堂已經是危房,很多的僧舍也沒有修好,國家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我想盡力把這件事情做好。有一個好的宗教活動場所,首先對寺院宗教活動的和諧開展有積極作用,其次對寺院僧眾的安全居住有好處,再者僧人若能在寺院安心修行,寺院能吸引信教群眾和游客旅游觀光,對寺院的發展和弘揚佛法也大有好處。”
△查理寺全景。(圖片由查理寺管會提供)
回到故土山水間:三十余年倡環保 赴歐美學技術引回家鄉
除了宗教活動,回國后安曲活佛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環保事業。安曲活佛從事環保事業不是一時興起,因為他從小時候起就沉醉于家鄉綠色的森林、鮮艷的花朵和清澈的湖水,1959年漂泊海外后,故鄉的山山水水時常浮現眼前。1983年回國探訪時安曲活佛就開始向信教群眾傳播環保的理念:“我們一定要植樹造林,吸取一些地方荒漠化的教訓,在植樹造林和保護環境方面,我們寺院要做一些事情”。安曲活佛還從佛教的角度向信眾闡釋植樹造林的意義:“《律經廣釋》中說出家人應該種植樹木,還要將所種樹木養護長大。植樹造林可以恢復失去的地力,使神龍們增強威力和光輝,使我們草原風調雨順,人畜興旺”。在他的倡導下僧俗信眾開始自發的做一些植樹等環保事業。
△仁波切正在種植樹苗。(圖片由查理寺管會提供)
安曲活佛剛開始提出要做植樹等公益事業時,有一些查理寺的老僧人也有顧慮,他們認為通過自發的力量做環保這樣的大事情是很難成功的,因為當時的經濟條件不好,技術也很落后。在這樣一個背景下,1990年開始仁波切遠赴歐洲、美國、加拿大等地前后20次左右,專門調研國外的植物學經驗,學習適合當地樹木種植的先進技術。
△安曲仁波切在國外考察苗圃培育技術。(圖片由安曲活佛提供)
“我們去學習考察了加拿大的林木企業,特別是我和管家還背著樹苗到加拿大的高山上去種植實驗。通過這一系列的理論學習和實踐積累,我很有信心在不遠的將來將這些技術應用在自己的家鄉,使得在家鄉的自然條件下種植的成活率較高的樹苗。這也是遵循自然規律,一方面美化家鄉,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自然災害,尤其是對我們國家來說上游的水土保持對下游來說至關重要。所以說從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間,我一直在從事這方面的準備和經驗的積累。” 受安曲活佛倡議的影響,當地群眾目前已經自發植下了100萬株左右的小樹苗。
經過一番探索,安曲活佛樹立了信心,尤其是回國定居后,親手造福家鄉變成了可能,他認為自己可以有所作為了。活佛于2016年向有關部門匯報了種植計劃,獲得各級政府的支持。他所倡導的環保理念也受到了信教群眾的支持,今年信教群眾自發捐獻的120畝苗圃土地更獲得了政府批準,所以這項苗圃培育計劃已經上馬。
除了植樹,安曲活佛認為隨意丟棄垃圾對環境危害很大,他甚至經常坐著輪椅去拾撿地上的垃圾,這在信教群眾中造成很大震動,當地人也開始自發的組織把垃圾收集到草場的某一個地方集中處理,現在這樣的習慣已逐漸形成。安曲活佛認為“干凈的環境也能夠讓游客在游玩時感到身心愉悅,對旅游業的發展很有好處。”現在查理寺所做的環保事業不僅影響當地,與阿壩相鄰的青海果洛、甘肅瑪曲等地也紛紛效仿開始收集垃圾、種植樹苗。
“我想在國家和各方的支持之下,經過我們的一番努力,在不久的將來這份環保事業對一方水土,對我們國家乃至整個地球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都是有益處的”安曲活佛的欣喜、憧憬之情溢于言表。